体育天天上 开足更要开好增强学生体质
- 2024-09-25
为让“每天一节体育课”落到实处,江苏省不少地区采用区域试点方式逐步推进,引导孩子们通过不同活动形式增强体魄。今年8月,江苏省教育厅印发《江苏省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要求2024年秋季学期全面推行实施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2025年秋季学期做到全省小学全覆盖。
近年来,在北京、上海多地已有多所中小学探索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2021年,北京出台加强中小学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二十条措施,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小学每周至少5节体育课,初中每周4到5节,高中每周3到5节。前不久出台的《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也明确,小学阶段每天1节体育课,鼓励初、高中逐步增加课时。
每天一节体育课,这是体育课该有的底气,也是学生乃至全社会的期待。各地通过督导保障“每天一节体育课”,让体育课得到充分落实。地方政策的背后,是党和国家对学生健康始终如一的关心,是对学校体育工作日益深入具体的指导。
每天一节体育课,“保量”是基础,还要在“保质”上下功夫。要在体育课程标准的引导下,确保把每一节体育课上好。由于每个学生身体素质不一样,运动素质存在差异,对体育教学的需求也不一样。基于学情背景的复杂性,要确保体育教学的目标在每个学生身上都能见实效,做到人性化与个性化相协调。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培养运动能力的重要途径,保障体育课是培育孩子们运动素质的前提。体育教学中的运动项目要有一定难度和强度,让学生敢于挑战,感受到竞技的快乐,这也是体育的魅力所在。在上体育课时,合适的运动负荷在体育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合理安排体育课运动负荷,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运动基础,以让学生充分动起来为目的确定教学内容,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保证应有的运动量。
保障我国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必须落实对体育课的刚性要求,按规定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每天一节体育课,听起来课时足够多,但是一节课的体育教学所能承载的教学内容却很有限。要想把体育课上好,还要加大集体备课的力度,不仅要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还要让学生养成就地取材加强体育运动的习惯。体育教师可以挖掘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体育教学素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通过体育运动释放压力,塑造积极向上的心态,实现身心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