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体质新闻 > > 正文

构建大健康协同育人机制 为学生体质健康保驾护航

  • 编辑:admin
  • 2024-06-12

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大学体育工作的宗旨所在。湖南师范大学不断凝练自身特色与优势,充分激活体育在整个育人环节中的独特作用,在推动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改革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近五年,该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均保持在90%以上,2门体育类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次获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校长杯”,获湖南省人民政府一等功1次,获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先进集体。
在体育人才培养与教育方面,学校同样也成效显著。2017年,学校本硕连读研究生、龙狮队队长杨锋被选为第十三届全运会表彰大会湖南省群众体育优秀运动员,2021年,2017级运动训练专业学生侯志慧在东京奥运会赛场上打破三项奥运纪录,获得女子49公斤级举重金牌,充分展示了新时代中华体育健儿“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风采。
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洪新在其文章《体育之于大学的意义》中提及:“大学体育教育必须更新理念,从学生的愿望出发,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体育课程,更为科学的体育知识,满足学生多元的体育需求”。
深化“体教融合”健全协同育人机制
该校体育运动委员会联合教务、学工、团委、后勤等职能部门以及相关专业学院,坚持贯通第一课堂(体育教学)、延伸第二课堂(课外体育活动)、激活第三课堂(群体竞赛),促成大健康视域下“体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机制,整合优化教学资源,推广传统体育项目,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运动会等活动,充分激活体育在整个育人环节中的独特作用,实现以体启智、以体育心、以体塑美的目标。
该校编写的《大学体育教程》曾入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影响广泛。组织新编数字化、可视化“新型融合教材”《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突出健康教育,为大学生们提供丰富而生动的运动健康知识与实用锻炼方法指导,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学校要求每一位学生须熟练掌握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以此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会和认识,激发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充分挖掘学校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地理环境特色,在四个季节分别开展彰显自身特色的学生运动会和体育节。
加强“体卫融合”贯彻健康第一理念
“要大力推进‘体医、体工、体理’深度融合,加强大健康理念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深化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大健康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谈及如何积极响应 “健康中国“战略,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华如是说。
该校整合体育学、卫生学、医学、心理学、信息工程、人工智能等多学科育人资源,联合湖南体育产业集团等省内外知名企业,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从多学科角度深入理解“健康第一”理念,树立全面、科学的健康观,养成终身体育运动的习惯。学校将疾病预防与健康管理纳入大学体育课程体系,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依托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健身运动处方综合设计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采用虚拟仿真技术,为学生提供运动风险评估;与体育局、科技局等职能部门合作,打造大健康科普基地,在每一个体育场馆精心设计运动与健康科普长廊,在醒目位置展示运动健康的普及知识与专业知识,帮助学生在运动实践中理解运动健康的科学原理;切实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特别设立了保健班,为肥胖、体弱等特殊群体学生增进体质健康疏畅通道;不断革新和升华教育理念,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育教学中,联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通过体育活动介入心理疗愈,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韧性和情绪调节能力。
力促“科教融合”赋能体质健康促进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郑澜介绍,近年来,体育学院充分利用科技成果赋能体质健康促进,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立足自身实际,在体质健康方面取得相应的发展与提升。
课堂内,通过分析学生体质健康大数据,实现学生运动能力和健康状况的精准分群,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利用运动心电、心率表等智能可穿戴设备,为学生制定符合其需求的教学和专项训练计划。课堂外,依托运动技术测评、动作捕捉系统、虚拟现实等技术,让学生沉浸式体验运动风险识别、运动能力测评、运动可视化反馈等多个智慧运动场景,帮助学生掌握自身运动特征,提高运动技能。学校重视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发掘科教融合的宣传渠道,充分发挥融媒体矩阵特色和优势,推广普及体育科技知识。
未来,湖南师范大学将继续深入推进构建大健康协同育人机制,不断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Copyright © www.csh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学生体质健康服务网 版权所有 琼ICP备17003055